您提出的《关于以传统节日为载体的学校文化育人的建议》收悉,现答复如下:
正如您所说,近年来,我国的传统节日受到了严重的冲击,青年们热衷融入“感恩节”“圣诞节”“情人节”“愚人节”的热闹喧嚣的氛围中,在对西方文化缺乏了解的情况下,人云亦云,甚至很多幼儿园在圣诞节等西方节日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,中小学、高校更是如此。作为教育部门,我们深深认识到此项工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,并将以此为契机,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。具体做法如下:
一、按照教育部印发的《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》和《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》要求,2017年,抚顺市教育局开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“主题教育年”活动。“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”是主题教育年活动的主题, 2017年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“学经典、讲文化、品文明、树典型”系列教育活动,近一年来筹划开展了诵读经典大赛、汉字听写大赛、首届普通高中诗词大会、美德故事展评、读书演讲、规范书写汉字硬笔书法大赛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“十个一”活动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,引导学生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、发展脉络、精神内涵,增强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。
二、按照教育部印发的《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》中“活动育人”的要求,市教育局要求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开展节日纪念日活动。利用春节、元宵、清明、端午、中秋、重阳等中华传统节日以及二十四节气,开展介绍节日历史渊源、精神内涵、文化习俗等校园文化活动,增强传统节日的体验感和文化感。利用植树节、劳动节、青年节、儿童节、教师节、国庆节等重大节庆日集中开展爱党爱国、民族团结、热爱劳动、尊师重教、爱护环境等主题教育活动。
三、按照教育部印发的《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》中“课程育人”的要求,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,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,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。市教育局要求各中小学按照义务教育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标准,严格落实德育课程,精心设计教学内容,优化教学方法,发展学生道德认知,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。中小学德育课程将课程内容与传统美德、传统节日等文化财富相融合,不断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理解。义务教育历史课程安排了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成就和人物等内容,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将“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”“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”列为学习要点。体育、音乐、美术、数学等学科也结合自身特点,有机开展传统文化教育。同时,利用语文、地理等课程中语言文字、传统文化、地理常识等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,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。此外,为更好地对中小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,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学校还开设了陶艺、造纸、茶艺等课程。
为进一步强化国学教育,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做好三项工作:一是立足课堂教育这个根本。我们将着力抓好业务培训与教学落实,将德育更好地渗透于各学科教学。二是丰富文化活动这个载体。以特色学校创建为抓手,突出经典诵读、优秀文化传承等项目,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,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。以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平台,将常态学习与集中展示相结合,将古诗词大赛、汉字听写大赛、百科知识大赛与读书诵读相结合,浓郁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氛围;以读书活动为楔子,通过写征文、讲故事、比讲演等形式,全员参与“爱国”与“诚信”等主题教育活动。三是探索校本课程开发与使用。国家尚没有将“国学教育”纳入各学段国家课程体系,也没有在这方面开发建立专项评价机制。结合校本课程开发与使用,我们还将鼓励有条件的义务教育学校将国学名篇、经典文化、地域特色相结合,开发校本课程,更好地弘扬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
虽然,我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,但我们也深知此项工作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。今后我们会积极地进行更多的探索和研究,总结交流工作经验,引领全市中小学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