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小学是学生认识自我、探索环境的重要阶段。随着自我意识形成和社会性发展,“职业”这一联系个人与社会的纽带,逐渐进入他们的视野。将职业启蒙教育提前至这一时期,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职业观、劳动价值观,并根据自身兴趣、能力进行职业选择;也有助于职业教育体系向下延伸,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、能工巧匠、大国工匠打下基础。
我市义务教育阶段的职业启蒙教育虽然起步较晚,但市教育局非常重视此项工作,多措并举加强职业启蒙教育。
一、整体规划、进阶设计,结合学段特点,明确职业启蒙教育的目标定位。在小学低年级,以“职业感知”为主,帮助学生认识各种职业,初步形成心目中的“职业图景”。小学高年级,强化“职业理解”,使其对职业的社会意义、社会构成有基本认识。初中阶段,注重“职业探索”,引导学生探究常见职业的行为模式,形成职业规划意识和初步的职业意向。
二、将职业启蒙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,帮孩子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。现有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职业启蒙素材,如道德与法治课《科技之光》、扩展课《走近航天人》,教师在课堂内以多媒体等方式,展示科学家、航天人的奋斗过程,使学生们感受科学家、航天人对祖国发展的重要意义,引导学生们了解科学家、航天技术员等职业。音乐课中的《粉刷匠》《剪羊毛》,语文课中的《华罗庚》《跨越新纪录》等教材内容,以音乐、背景讲述等活泼的方式,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各种职业的魅力,意识到职业与生活息息相关。物理课在讲授“光学”时,介绍摄影师、验光师、医学影像师等职业,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,了解职业的多样性。
三、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,是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的一大特色。劳动课程是中小学的必修课程,通过劳动课程及实践体验活动,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,体验劳动者的艰辛与不易。清原县实验小学开辟了“开心农场”,分为四个区域:家乡特产区、藤本植物区、蔬菜种植区、养殖区。实行“分田到户”的方式,将四个区域按低、中、高年级分给33个班级。各班每周一次的农场园本课程当中,由班主任提前制定好教学方案设计,按课表准时上课。学生们在劳动中不仅学到知识更收获快乐和成功的喜悦。
四、发挥职业院校在师资、硬件等方面的优势。中等、高等职业院校,拥有丰富的职业教育资源,可向中小学提供实训设施设备、体验式职业教育课程,定期开展职业讲座、开放日等活动,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去职业院校参观学习,形成互助融通的态势。目前抚矿职业技术学院、二职专、技师学院、现代服务学校等7所职业院校开设了示教机器人的演示与操作、汽车工具使用、无土栽培、香皂的制作等42门普职融通、职业启蒙教育课程供中小学生选择学习。农业特产学校在2022年疫情严重的情况下依旧接待二批次140名中小学生到校进行了4学时的职业启蒙教育,选派4名教师到中小学开展了3学时的送教上门服务,充分发挥了职业院校的优势作用。
五、用好各类资源,打造职业启蒙教育活动平台。职业启蒙教育涉及范围广、内容杂,单纯依靠职业院校与中小学的互动,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职业参与感。因此,要充分利用各类资源,不断扩展职业启蒙教育的活动阵地。充分利用市、区素质教育学校的优势,指导学生体验烹饪、缝纫、茶艺、模拟驾驶等项目;加强和科技馆、美术馆、海洋馆、动植物园馆等的合作,通过参观学习,对不同职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识;组织学生到军队、工厂、医院等单位参观,了解他们的职业特点及工作内容;用好家长资源,通过恰当的家校互动方式,让家长们引导全班、全年级、全校学生感受不同职业的魅力。用好社区资源、社会资源,注重价值引领,通过开展榜样示范、走近劳模等活动,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、职业道德感、自身使命感的形成与强化。
来源:校外教育培训监管科 责任编辑:夏玲莉